
是拉差辣椒酱
为什么说他牛呢?
因为它真的很牛!
脑残粉遍布全球,一年卖出2000万瓶。重点是:卖2000万瓶,不是因为它能卖2000万瓶,而是因为目前“它一年只能生产2000万瓶”。
粉丝脑残到什么程度?
还有各种狂热的cosplay
是拉差的老板就是戴维·陈,就是下面这个老头↓↓↓

戴维陈就是这么任性,从不做广告,宣传全靠“脑残粉”。
人人讲究互联网营销的时代,在美国不懂Twitter没有Facebook怎么做企业?
连特朗普都twitter治国,但陈德连个网站都应付了事。
但是,老话怎么说来着?“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自己不做广告的「是拉差」却有“自来水”为它宣传。
《好胃口》杂志 将「是拉差」辣椒酱誉为2010年“年度配料”
美食作家兰迪·克莱门斯 甚至专门为“是拉差辣椒酱”写了一本书《是拉差食谱》
各种各样的「是拉差」酱周边产品被脑残粉们创造出来 高跟鞋、手机壳、T 恤、杯子
在 YouTube 上 你能看到美食博主们用是拉差酱做各种各样的美食和实验
有人以是拉差酱为主题写说唱歌曲 雷克萨斯做了一辆是拉差酱为主题的车来做营销
怎么做到这么牛?
风靡全球,他只做了最简单的三件事:
1. 相信自己的产品
随着拉差辣椒酱越来越火,很多人都给陈德建议辣酱不要那么辣,更甜一些更符合美国人的口味。
但陈德却断然拒绝!辣酱就应该是辣的,符合它本来的味道,如果你怕辣那就少放点。
2. 产品质量过硬
陈德经常说一句话:除了新鲜,我们没有任何秘诀。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辣椒酱都是用干辣椒制作的,这是为了节约成本和方便运输。
但陈德从1983年开始,就是用新鲜辣椒制作辣酱。而且不添加任何色素和水分,完全是辣椒的自然颜色和水分。
从辣椒采摘到开始加工不能超过2个小时,因为如果辣椒存放一天后再加工,生产出来的辣酱味道就会完全不同。
为了控制价格、保证新鲜度,是拉差的辣椒都是由唯一一家农场来供应,很显然,农场的产量制约了是拉差的规模。
生产过程在收获季节期间开始,每天最多有40辆21吨卡车装载的墨西哥辣椒被送达汇丰食品公司的工厂,这些辣椒是几个小时前在附近直营农场采摘的。
辣椒洗干净,经过研磨后,混合醋、盐和防腐剂,最终制作成存储在55加仑桶中的辣椒酱,用于后续生产。作为垂直生产商,汇丰食品公司在现场生产并回收这些大桶。
所以说,不是是拉差一年能卖出2000万瓶,而是它只能生产2000万瓶。
当然很多人建议陈德扩大产量,连他儿子都多次劝他。但是陈德一句话就说服了自己的儿子:“我们不能保证做不到的事情,只要放松一点,所有的一切都会垮掉!”
3. 每时每刻都要为顾客、员工着想
汇丰(「是拉差」母公司)有一句格言:“以穷人的价格提供富人的辣酱。”
37年来各种生产成本都在涨价,人工、水电、房租、税收、原材料等。
但是拉差从来没有涨过价,一直是1.99—7.99美元每瓶。陈德追求的目标并不是亿万富豪,而只是为大家提供足够好吃新鲜的辣椒酱而已,仅此而已。
赚钱重要,但让大家都吃上我们的辣椒酱更重要。
因此陈德尽量保持价格低廉,让每一个人都能买得起一瓶自己的「是拉差」。
对于员工,陈德也毫不吝啬,每个人都享受良好的工资待遇,100%的医疗保险。因为陈德确信:我对员工的投资会转化为优质的产品与良好的服务。
「是拉差」发家史
项目没有大小,只有产品好坏之分。
祖籍广东的陈德,1945年出生在越南农家。从小就和家人种植辣椒,并且做成辣椒酱进行贩卖。
1980年在洛杉矶唐人街落脚,开始重操旧业。他和两个小舅子凑了5万美元,以每月700美元的租金,在华埠租借了一栋面积2500平方英尺的厂房。
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辣酱加工业。这间作坊就是最初的汇丰食品公司。
陈德以载他离开越南的货轮名称给公司命名,用自己的属相鸡作为辣椒酱商标图案。
随着泰国菜和越南菜餐厅在洛杉矶地区流行,戴维的辣椒酱开始进入更多餐馆。
不少餐厅会把一瓶是拉差辣椒酱摆在桌上,供食客随意取用。
不知不觉的,戴维的辣椒酱成了人们餐座上必不可少的一样调料,生意一天天好起来。戴维的辣椒酱很快供不应求了。
骨子里大胆倔强的戴维决定扩大规模,他斥巨资买下了一座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又买下一片地种植辣椒,他还自学机械和焊接,改造生产辣椒酱的机器。
随后,「是拉差」辣椒酱出现在纽约名厨戴维·张的百福面馆。
洛杉矶和休斯敦的沃尔玛超市试点销售是拉差辣椒酱,然后迅速推广到全美3000多家店面。
我们都喜欢找风口,殊不知都去找风口那么风口就成拥堵了。
与其找风口,不如找自己擅长的“小项目”。世上从来没有“小项目”一说,只要全心全意保证产品的质量,就能把小项目做成大项目,把小品牌做成大品牌。
故事是别人的,道理是相通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有机农业者」,一苓进行了重新排版。
这样的公司真的是太牛bi了!
这是对我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故事。或许,这个故事能改变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