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民,90年代的时候,他在老家过得很好,有田有地。还有他拿手的业务,因为做这些业务,他也存到了一些钱。
那时候有人建议他去外面看看,去县城做生意之类的。
理所当然的,被我的父亲断然拒绝:我过得这么好,出去干嘛?
那时候他的理想,可能就是在村里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守着一亩三分地,守着自己擅长的业务,这辈子想必是安稳的。
一转眼很多年过去了,回首这辈子,好像他在村里也并没有做到出类拔萃。
时间来到2019年,他真的老了,也必须承认自己老了。他有很多东西看不懂:这个世界怎么成了这个样子?甚至,他开始有一些迷茫。
二
我身边有很多和我父亲同龄的人,情况都差不多。他们从艰苦的年代走过来,靠着自己的辛苦劳动,从一无所有到勉强支撑起一个家庭。
他们都是普通人,是最了不起的普通人。不论日子过得有多艰难,我们都在坚持,维持自己的尊严,维持柴米油盐,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
我以前从不认为我会和他们一样“苟活着”,但现在我发现,我好像已经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所以我有一点害怕,再过20年,我会不会和我的父亲一样迷茫?
答案是肯定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超越他所处的年代。
我们下一代的年轻人,有可能会觉得我们这一代“怎么连英语都说不好?”、“怎么连AI都不会用?”、“怎么连这个基本知识都不懂?”到时候他们会这么认为我们。
到那个时候,我也会活得很恐慌。因为没有人鸟我。
三
到了一定的年龄,人就会自发的朝着狼狈的那个方向走。但是我害怕自己变得一无是处。
有时候,我会拿别人的示例来反思自己。
我觉得我们这些普通人,我们有很多毛病。最大的毛病就是:我们给自己打上了普通人的标签,很多事情我们还没做,我们就觉得自己不行。
我们害怕探寻未知的世界,于是我们暗示自己“这三亩地就是我生命的全部!”。于是我们害怕失去一切。
我们总是说自己的能力有限,却忘了(或者是懒得)去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缘。于是每天都做着最基础的工作。
为了给自己找个借口,好让自己的心理能将就过去,我们就开始感叹,抱怨……
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圈里,却发现依然没有安全感。
事实上,高山和大海每天都在那里,是我们自己不去看。
最后
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命运。但其实,没有谁规定我们必须是这样的命运,是我们自己非要去做一个安稳的普通人,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我非常不想再这样过下去,我要提前想一些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