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药商霍山收茯苓被掺假

岳西网2011.4.22新闻《岳西发现假茯苓》。

近日,岳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材商户的举报,查获一批掺伪茯苓丁,货值金额达五万元以上,是近年来查获的较大一起中药材掺伪案件。

该批茯苓丁从外观上看难以辨别,但水试后发现近一半白色块状物沉于水,沉水块状物嚼之不粘牙,有沙粒感,样品送往安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后被判定为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经初步调查,该批茯苓丁是由霍山县流入岳西境内的,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岳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中药材商户,从外地购进大宗中药材时,特别要注意现场验货,确认药材质量后方可交易,交易时应签订必要的买卖合同,索取对方相关证件的复印件和交易凭证,并做好验收记录。

事件跟跟踪1:

这批假茯苓并非全假,是掺假,交易的时间是傍晚时分,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什么不妥。卖家设局,装成很不懂的样子,报出的价格相当的“合理”,买家认为价格相当合理,加上天色已晚着急赶路……

尽管买家有30年的茯苓收购经验,无奈也没识破,损失2万多元。

这是一个局。茯苓交易里面有过很多局,以后我们可能会当故事来说说。

事件跟踪2:

假茯苓的产地并不是霍山,是亳州。卖家从亳州买回假茯苓搀兑,进而守株待兔,以逸待劳,提前布局。两个字,缺德。

事件跟踪3:

事后买家找到卖家,找到公安局,无奈没证据,根本就告不了。

事件思考:

收到假茯苓已成事实,买家没有偷偷拿着假货去骗人,而是找媒体、找派出所寻求用正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在确定问题得不到解决,假茯苓不能作为证据去控诉的情况下,将假茯苓及时掩埋掉。这种做法真的很正能量。

肯定有一些人遇到同类事情,会偷偷的将假茯苓再转手卖掉,我见过身边类似的事件。但是好在这类人已经越来越少。

如果我没记错,曾经有一个亳州人来岳西装货发往广州,来的时候就带了1吨多假茯苓,然后在岳西搀兑之后发往广州。真茯苓20多一公斤,假茯苓2块一公斤。有些人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

在这个神奇年代,一个好人做生意赚钱要难很多,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做一个好人。对吧。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历史文章

药典委:《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制剂通则》《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药材及饮片(植物类)中禁用农药多残留测定法》公示

2019-9-1 23:59:14

历史文章

药食同源最新版-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品种

2011-7-11 14:05:2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