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喜欢在淘宝网瞎逛,主要是看茯苓卖家的产品和收到的评论,通过评论我会知道消费者需求的茯苓是什么样的,他们买回去茯苓怎么吃。
然后有一次就看到了香港代购茯苓片,就是有人在香港帮人代购,通过淘宝交易。酱子的……
百度了一下,楼上是一个香港品牌,公司叫做楼上燕窝庄。这种茯苓片,产地是岳西,在广州市场销量比较好,香港那边一般都从广州市场采购。
我之前写过一片介绍茯苓片的加工过程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茯苓片在加工过程中,不得不使用硫磺,这个业内人都知道的。可是令我好奇的是香港那边把熏硫磺写出来,让消费者知道。如果按照我们这里的商业思维,这也太奇葩了!在我们这如果这样做,同行会嘲笑滴,消费者也会骂死你。
但是用楼上的(或者说香港的)思维就不一样了,消费者有知情权,所以要告诉消费者。企业要对消费者负责,虽然熏硫磺的问题无法解决,但是可以建议消费者用清水浸1小时,减少一些有害成分和酸味。这是在为消费者着想,为消费者着想生意才会持久。
咱们这里就不会这样,为消费者着想干嘛呀。我们这里没有人想做持久的生意,只想搞钱,而不像做百年老店,所以,自然是怎么能卖掉就怎么卖咯。
我们内地的做法是怎样的呢?
大多数药店里的茯苓也是含硫茯苓,他们自然没有写出来“注意:有硫磺”之类的。让人很欣慰的是,药店也没有骗人说是“无硫纯天然”。也就是说,他们虽然没有照顾好顾客的知情权,没有给温馨提示,但是也没有侮辱消费者的智商。
而淘宝就不一样了,侮辱消费者智商的事情很多。愿意被侮辱智商的消费者也很多。我们来看两家淘宝店,都是亳州的,亳州的药材我是不太相信的。
这一家的茯苓片连个照片都不是实拍的,直接用了楼上官网里茯苓片的照片,截图都没截干净左边还留了个边,作案手法如此粗糙。我实在不敢相信他们家的茯苓片比楼上的更好。况且楼上都说自己的茯苓片有硫了,他却好意思说自己是“无硫特级”。
上图中的茯苓图片出处http://www.hkjebn.com/tw/hk/product/view/poria-slice-81021291-hk
第二家也是主图里重点说明“无硫磺,更健康”。言外之意是别人的是有硫的,我的无硫的,我的更健康。然后18块钱一斤,无硫磺?反正我不信。
感觉淘宝这个商业氛围真的变坏了。在忽悠消费者的情况如此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消费者又怎么会有多少辨识能力?所以我都不好意思弄淘宝,即使我拿着好东西在淘宝上卖,也不会有多少人识货。因为所有人都说的天花乱坠,他们不知道该信还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