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份,是中药材的淡季。安国,亳州出货量并不大。
产地的茯苓,一般都集中在大户手里。也就是说,如果说某家有茯苓,起码都是有几吨。几百公斤的小户,早都卖给了大户。全国各地基本上也都是这种情况吧。
大户们对信息的掌握是比较灵通的,对价格的预期也比较狠。人手里放那么多货,不就是求个涨价么,所以不会轻易出手。
7月份亳州老板在岳西老街收货的突然增多,半个月之间,岳西价格增加了1-2块。在一个小地方,人们奔走相告,就会造成连锁反应,现在大家对下半年的预期非常高。
离新货上市还有2个月左右,从药材市场的出货量看,也不需要大规模进货。从产地的价格来看,也不构成大规模走动的态势。我觉得,这一两个月,茯苓行情估计就是这样子的。
至于价格,我只能说,岳西,20块买的茯苓质量太差,好的白丁价格得22以上。湖南靖州市场,白丁21~23元。两个存货量 比较大的产地,价格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