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浩
图片&编辑:大乐团队
首发:一苓网、药材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汪浩,联系方式见文末。
茯苓属于万吨级的大宗品种,具有价格稳定,易合格,易仓储,无农残等诸多特性。随着《2020 版药典标准》的颁布及新《药品管理法》的实施,茯苓这个品种必将会成为饮片企业的必争之地。
然而最近经常听到大家提到茯苓涨价了,茯苓为什么涨?茯苓还会涨吗?后期行情几何?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一、陈货“零”库存

从年初新冠疫情开始,全国多产区封城封路,货源流通不畅。饮片、制药企业订单计划滞留,无法供应。
待3月初疫情解控,开城开路。多地经销商同时涌入大别山、云南产区,造成了茯苓的集中挤兑,成就了第一波行情上涨。
在高价的刺激下,云南产区库存在 5 月份以前基本清理干净。茯苓由此进入了近些年的高位运行。
大别山产区在高价的刺激及高位运行风险管控的双重作用下,大浪淘沙,在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中将多年的存货清扫一空。
二、新货产量低于预期
疫情期间正值茯苓种植备料季节,种植户不能出门,所以有很多人都进入山林砍树备料。大别山及云南产区种植数量较往年相比都有所增加,这点从菌种制作数量上可以得到论证。

今年大别山地区 6、7 月份连续下了 60 多天雨,对早期种植的影响不大,但对后期种植的影响很大,黄烂的现象很普遍,整体来看较往年相比略有减产。
云南地区种植数量,是近些年最多的一年,向周边地区扩展种植范围也是最广的一年。而且前期气候适宜,雨水均衡,茯苓长势一片大好。行业内多位前辈认真调研,总结认为今年云南产量是近年来最丰的一年,鲜货价格可能走低。
所以行业内一直会认为今年茯苓会高开低走。
但是,产新前期云南一直持续阴雨天气,雨季时间较往年相比拉的很长。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导致的茯苓品质下降,黄烂多出,鲜货加工出货率不高。

11月初一场阴雨过后,鲜货上市明显减少,加工户购买力开始增强,这时大家才知道今年减产这么大。新货产量严重低于预期,所以造成了鲜货上涨(前期鲜货成交价 5.1 元至 5.5 元,现在涨到 6 元至 6.3 元)(市斤价)。
鲜货上市量少,再加上价格高直接拉动了成品干货的价格,多数加工户惜售心理增强。
三、市场经销商库存薄弱
在传统观念中,茯苓进入 25 块钱以上就属于高位运行,在这种高价格,高成本的状态下,市场经销商都会管控风险,将库存降到最低。加上大家前期对今年新产的预判,各大市场经销商都低库存运行。
四、用量需求增加

中医药的体制越来越完善,看中医的也越来越多,随之用量也越来越大。在疫情的推动下,大家对养生感到尤为迫切,养生茶,传统药食滋补在今年得到彻底爆发。
茯苓是药食同源产品,有着良好的健脾祛湿功效,得到大家的青睐。单这个类目今年就增加了 3000 吨以上的用量。
五、用药企业短期需求剧增
随着《2020 版药典标准》即将实施,实施后将新增多项检测,费用高,时间长,不易合格。为此多数企业会赶在新药典实施前集中采购,按老药典标准实施生产。这样一来也会对茯苓在短期内的需求发生剧增。
最后,影响茯苓上涨的潜在因素会有那些?
有这么多利好的因素,那茯苓一定还会上涨?还能涨多少?我们要抛开现象看本质,不能被利好的信息蒙蔽了眼睛。首先我认为茯苓一定还会上涨的,还能涨多少就要看有多少影响上涨的潜在因素。
- 短期内的需求剧增之后,药企需要多长时间消耗?高潮过后多长时间能走出这个小低谷期?
- 进口货的入关时间,缅甸及非洲还有不到 2000 吨货,它们充当了市场统货的角色,这些货什么时候能入关?什么时候进入市场?多少会产生一些潜在影响。
- 新产区的产量,在国家脱贫攻坚的战略下,很多新地区引进种植茯苓。今年广西、贵州一带尤为突出,种植量较大。预计明年六七月份产新,他们的产量如何?这个季节正好是缺货的时候,新产区的产量能否弥补这个时间段的缺口?
通过对以上种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分析,我认为茯苓一定还会上涨的。从人工成本,资源消耗角度考虑,30元左右的茯价已不是高价,所以近年来茯苓也是稳步上升的状态。
如果抛开这些影响因素,就目前的产量来看,明年会出现明显缺口,茯苓一定会创下历史新高。同时茯苓作为年销量 4 万吨以上的品种,进口货及新产区的货源带来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完>
第一次公开发布文章,写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点。您可以在评论区说出您的想法。
作者介绍:
汪浩,专业从事茯苓加工、销售10余年。对茯苓生产环节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对产地行情、市场需求、供应链有深入的理解。希望和行业里的朋友一起探讨,一起把茯苓产业做精做强。
手上有货的,夸下共辞缺货,行情俏,好推高价格,人的心里都是这样,越俏越贵越涨越要买。都是消费者自己抬价,愚知
有货的都说要涨,没货、想进货的都会说要跌,哈哈。行情就是人和人之间的舆论战。
看来茯苓上涨已成大局了。
也请大家保持理性思考,投资需谨慎。
谢谢汪浩分享着这全面的行情分析,欢迎更多朋友分享您的真知灼见。约稿2020,我在这里等你。
感谢乐哥和浩哥的分享精神。我有茯苓要卖的时候可以找你吗?
今年养生花茶类碰到哪个品种,哪个品种涨价
我就搞不懂今天说岳西不好卖,但到现在已经快到晚上九点钟了靖州市场上才到一台车,而前几天说下午到的车都要到后天才能卸车,这鲜茯苓可见是真少了。
大家意识到有风险了,茯苓涨价是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该稳稳了。就目前鲜货价格,超出了干货成交价。
需求量比到货量大。但是,都是加工户在买。这些鲜茯苓其实是进了一个大池塘,但是水并没有流走。
所以鲜茯苓涨得疯狂,但干茯苓并没有涨得那么汹涌。
进入大水池,惜售阶段,任何涨的快的东西,也会掉的快,不可能无限上涨,
加工户和经营者保持冷静。
卖鲜货的都说云南货不多,一天到岳西十多车让加工户摸不着头脑,
抢的人多得很
有涨价的可能,但涨太高不现实吧
感觉还是先稳一手 少买少卖 价格 应该会有回落
最近忙什么呀?
手伤了在家养了一向
😁没事就来呗。
手上有货的望着涨,手上没货的望着掉。不成功便成仁,加工户和茯苓销售风险变大只有做菌种的在偷偷地笑~~~😎
就是这么回事。
仙人掌讲到点子上了,岳西人在云南加工的,还没有人搞到大钱,只有做种子的。今天还看到云南人拉种子。种茯苓,讲加接开年挖。
有这么快吗?真是疯了啊。
人性如此。周而复始的轮回
刚才看了一下,已到11车了。